日本歷史-坂本龍馬
坂本龍馬:為近代日本的啟程立下豐功偉績的英雄
勤奮修煉劍術的青年時代
1835年11月15日(*1),坂本龍馬出生於高知縣高知市(當時的土佐國)的一個鄉士(鄉士:日本近世住在農村經營農業的下級武士——譯注)家庭,是家中次子。阪本家雖是鄉士,但由於是從經營釀酒業、綢布店的富商大賈才谷家分戶而出,所以儘管俸祿微薄,生活仍相當富足。
14歲時,坂本龍馬開始在當地的日根野道場練習劍術。1853年春,為了精進劍術,坂本龍馬前往江戶(即現在的東京——譯注)求學,拜入「北辰一刀流」的千葉定吉開設的千葉道場。
1854年6月,他曾一度返回土佐,1856年又再赴江戶求學。普遍認為,坂本龍馬在千葉道場擔任塾長,悉數獲得道場的真傳。
(*1) ^ 日期為農曆。下文傳記部分的時間也都以農曆記年。
參加尊王攘夷運動並脫離藩籍
1861年8月,土佐藩的鄉士武市瑞山在藩內成立了一個名為「土佐勤王黨」的組織,發起尊王攘夷運動。當時已返回土佐藩的坂本龍馬也加盟其中,但翌年(1862年)3月便從該組織退出,並脫離藩籍。據說是因為土佐勤王黨過於激進,企圖暗殺政治立場對立的土佐藩要人吉田東洋,令坂本龍馬心生厭惡。同年4月,吉田東洋遭到暗殺。
1862年8月,坂本龍馬前往江戶,與尊王攘夷的長州藩志士久阪玄瑞、高杉晉作等人多有交往。同年12月,面見幕府政治總裁、同時也是福井藩前任藩主的松平春嶽,向他獻出「大阪海防策」的建言。
拜入勝海舟門下,成為開國派
1862年12月,經松平春嶽介紹,坂本龍馬見到了時任幕府軍艦奉行並(後為軍艦奉行)的勝海舟。勝海舟一見龍馬,便認定其為傑出人才,將他收入門下。
1863年4月,勝海舟獲得幕府准許,創設了幕府海軍士官培養機構「神戶海軍操練所」。與此同時,他還獲准設立了培養弟子的私塾,勝海舟就讓坂本龍馬擔任了塾長。
1863年5月至6月,長州藩毅然實行攘夷活動,與美法軍艦交戰後慘敗,史稱「下關事件」。坂本龍馬獲悉,那些被長州藩擊損的外國船隻,在江戶獲得幕府的修理後,又再次出擊。對此,他深感危機,在這一時期寫給姐姐乙女的信中,留下了 「吾今欲一洗日本」 的名言。
1864年10月,勝海舟因被懷疑為反對幕府獨裁的危險人物,被革去軍艦奉行一職並被召往江戶。翌年,「神戶海軍操練所」關閉。一般認為,與勝海舟的結識,令坂本龍馬從攘夷派轉向開國派。
促成薩長同盟
坂本龍馬一生最大的功績,就是促成了1866年1月締結的薩長同盟。
幕末時期,薩摩、長州二藩在政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。薩摩藩力求日本國內的統一,推行的是雄藩聯合政策,聯合對象也包括幕府在內,而長州藩則由於激進的尊王攘夷的立場,是反幕府的,所以薩摩、長州二藩起初一直處於對立關係。
然而,由於幕府的獨裁日益加劇,薩摩藩的領袖大久保利通、西鄉隆盛等人越來越難以接受,思想開始逐漸傾向於推翻幕府。1865年,幕府下達了征討長州藩的命令,薩摩藩決意不予回應。坂本龍馬將薩摩藩的決意傳達給長州藩的幹部,此舉成為促成二者結盟的直接契機。
1866年1月,在坂本龍馬的見證下,薩摩、長州二藩締結同盟,主要內容就是雙方將為國內統一而共同作戰,甚至不辭與幕府一戰。自此,以薩長同盟為中心的雄藩同盟,便朝著推翻幕府的方向快速發展。
薩長同盟雖是口頭密約,但長州藩的木戶孝允為求保證,便將盟約的確認事項整理為6條,寫成書信寄給坂本龍馬。龍馬在書信的背面簡潔地寫下了「毫不相悖」的回覆。這封書信至今尚存。
海運貿易公司「龜山社中」與新國家構想「船中八策」
坂本龍馬不僅為政治奔走,還著手開辦海運貿易事業。1865年,坂本龍馬以長崎的龜山為大本營,成立了「龜山社中」。此後便以薩摩藩的名義,為長州藩購入必需的武器、軍艦等物資,在戰力上協助同盟。
幕府與長州藩於1866年6月爆發戰爭(第二次征討長州)。在這次戰爭中,龜山社中的成員登上長州藩的聯合號(Union)軍艦,參加了下關海戰。這也是坂本龍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實戰經歷。
坂本龍馬為世人所知的另一事蹟,便是提出「船中八策」。「船中八策」是坂本龍馬為了把日本建設成嶄新的現代國家而提出的構想,包括讓幕府將政權歸還天皇的「大政奉還」、建立議會等內容。1867年6月,在乘坐土佐藩的船隻從長崎駛向兵庫的途中,坂本龍馬向該藩要員後藤象二郎述說了這一策略。
後藤象二郎聽罷深受觸動,在總結了藩中眾人的意見後,他以土佐藩之名就「大政奉還」向德川慶喜進言,終於在1867年10月得以實現。後來,船中八策成為《新政府綱領八策》,並被明治政府的政策綱領《五條御誓文》所繼承。
被見回組暗殺的定論
1867年11月15日,坂本龍馬與志同道合的土佐脫藩浪士(浪士指離開主家,失去俸祿的武士——譯注)中岡慎太郎,在近江屋遭到襲擊。襲擊者是幕府的治安組織「京都見回組」,這已經成為定論,但對於執行者、幕後操縱者等方面則眾說紛紜,至今仍謎團重重。年僅33歲的坂本龍馬,就這樣離開了人世。
1868年(明治元年)1月3日,以薩摩、長州、土佐3藩為中心的新政府軍,在鳥羽、伏見與舊幕府勢力開戰,史稱「戊辰戰爭」。這場戰爭於1869年結束,由此明治政府開始了新國家的建設。
成為小說、電視劇的主人公
坂本龍馬短暫而戲劇性的一生,至今仍深深吸引著日本人。在2008年公布的「日本人喜愛的事物」(由NHK放送文化研究所輿論調查部編,NHK出版發行)調查中,坂本龍馬緊隨織田信長、德川家康,在「喜愛的歷史人物」排行榜中位列第3。
獲得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,便是上文也部分介紹過的龍馬遺留下的書信。書信中,坂本龍馬不僅闡述了自己對治理家國天下的犀利觀點和強烈決心,還展現出一種飄逸的風采。龍馬在信中偶爾會繪製圖畫,做出生動易懂的說明。如此活生生的內容,為人們充分提供了對坂本龍馬這一魅力人物的想像空間。於是,這種想像與坂本龍馬橫跨政治、經濟的絢爛人生重合在一起,便成為眾多小說、電影、電視劇的創作題材。
早在1911年,坂本龍馬的故事就被搬上了大螢幕。1962年至1966年,作家司馬遼太郎在《產經新聞》上連載了歷史小說《龍馬行》(又譯為《龍馬風雲錄》、《坂本龍馬》——譯注)。該作品積聚了大量人氣,多次被拍攝成電影、電視劇,至今仍經久不衰。有人指出,如今人們心中的坂本龍馬形象,正是基於此書形成。
《龍馬行》在中國和韓國也有譯本。由於中國原本便對明治維新的歷史高度關注,所以在幕末志士之中,坂本龍馬的名字尤為中國人所熟知。這可說是深受小說及大量電影、電視劇的影響。
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名譽教授Marius Berthus Jansen, 在1961年撰寫了題為《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》的學術論文,將坂本龍馬介紹向世界。據說,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也曾受到這篇論文的影響。
去京都觀光時,建議您不妨順便走訪一下與坂本龍馬相關的歷史場所,例如發生襲擊事件的寺田屋等地。現在仍處於閉館中的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(位於高知縣高知市),也將於2018年春季重新開放。
協助攝影:坂本龍馬逝世150週年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巡迴展「來自土佐!坂本龍馬展」
撰文:井上雄介
攝影:nippon.Com編輯部